新农科讲坛第二十七讲 | 大豆产量形成及主要农艺措施调控研究进展

作者:发布时间:2024-01-03浏览次数:13

1227日下午,新农科讲坛第二十七讲在AG真人国际4001会议室举行,报告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开展。本次新农科讲坛邀请作物系教师金喜军做相关报告,报告会由AG真人国际科研副经理杜吉到主持,学院相关领域教师和研究生60余人线下参加此次会议,黑龙江省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相关专家、农场技术人员100余人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报告以《大豆产量形成及主要农艺措施调控研究进展》为题,重点阐述了大豆产量构成,并从器官建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源库关系的角度解析了大豆产量形成过程中,分析了根系特征和氮素营养与产量的关系,着重剖析了光合特征相关的三个指标即叶面积指数、叶片空间配置和光合生理在产量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随后就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决定实际产量的三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中美大豆产量水平差距及可能的原因;随后归纳总结了不同农艺措施调控产量的原理和内容;最后,对大豆育种、栽培和化学调控今后可能的研究热点和实用技术进行了展望。

报告结束后,金喜军老师同与参会师生就大豆产量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与相关育种专家就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某些特定指标的定向调控实现方法,以及根形育种在未来育种中的前景进行了探讨。会议结束后,与会专家、教师、员工均表示收获颇丰,对大豆产量形成和调控有了更加丰富的认识。

个人介绍:

金喜军,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大豆高产理论和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级课题5余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1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3项。

金喜军  供稿